第二十章 哀公問政 之一

哀公問政。子曰:「之政,布在方策。其人存,則其政舉;其人亡,則其政息。人道敏政,地道敏樹。夫政也者,蒲盧也。

故為政在人;取人以身,修身以道,修道以仁。仁者人也,親親為大;義者宜也,尊賢為大。親親之殺ㄕㄞˋ,尊賢之等,所生也。

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;思修身,不可以不事親;思事親,不可以不知人  思知人,不可以不知天11」。

 

 「天下之達道12五,所以行之者三曰:君臣也、父子也、夫婦也、昆弟也、朋友之交也,五者,天下之達道也;知、仁、勇三者,天下之達德13也,所以行之者一14也。或生而知之,或學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15,及其知之,一也。或安而行之16,或利而行之17,或勉強而行之18,及其成功,一也」。

 

   曰:「好學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恥近乎勇。知斯三者,則知所以修身;知所以修身,則知所以治ㄔˊ人;知所以治人,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」。

 

【注  釋】

①   哀公春秋時代國君主,名,魯定公之子,周公後人,於周敬王二十六年即位。

②   方策:「方」為木版。「策」為竹簡。方策:喻為當時的書籍、史冊。

③   舉:興起。

④   息:息滅。

⑤   敏政:「敏」為迅速,政治很快地上軌道。

⑥   蒲盧:即蘆葦草 ,多年生草本,易生易繁殖。

⑦   親親之殺:第一個「親」為動詞,第二個「親」為名詞。

親親:親愛自己的親人。「殺」ㄕㄞ為等差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全句指:對親人的親愛有至親、次親、遠親的等差!如父母就比伯叔加一等。

⑧   尊賢之等:尊敬賢者,對賢人執以父禮、師禮,對智者行以兄禮。

⑨   禮:由親親之殺,尊賢之等的先天「理」演生出合宜合度的後天「禮」,

    盡回歸於先天之德矣。

⑩   知人:有二解(一)了悟人性,諸德具足。(二)懂得做人,行忠恕之道(知行人道)。

11知天:有二解(一)了悟最高的真理。 (二)知天時、天理(知行天道)。

12達道:天下古今,人人所共由的路。       

13達德:天下古今,人人所應具備的德行。

14一也:即「誠」,誠為一切德業的原動力。

15困而知之:由勤學、苦行、困頓中而後乃知。

16安而行之:安然循理,勤而行(修)的。(最高一等人)

17利而行之:為榮名利益而行(修)的。(次一等人)

18勉強而行之:實踐時感到十分困難,必須花很大氣力,或靠他力,或靠規範的

力量來強迫他實踐才能完成。(又次一等人)

 

【意  譯】

哀公問政。子曰:「之政,布在方策。其人存,則其政舉

其人亡,則其政息

  魯哀公孔子問治理國政的道理,孔子答:「文王武王施政的方法與原則,皆記載於史書典籍中。可惜的是,必須要有向文王武王那樣有道德的好人在,這種政治制度才能施行起來,這些崇德好人死了,這種政治制度也隨之息滅了。

 

人道敏政,地道敏樹。夫政也者,蒲盧也。

    人有道,政治自然很快的上軌道,治理良好;同理,地質好、地氣旺的地方,樹木自然成長迅速。同理,國家的政務,只要不違逆人性,就像蒲葦草的生長一樣,極短的時間就能蔚成一片,治理國政若能得遇天時、地利、人和的好因緣,自然能很快的見到成果。

 

故為政在人;取人以身,修身以道,修道以仁。

    所以治理政事,首先重視輔佐良臣的選擇;而求取賢才的要件,在於選擇懂得修身的人,修身的方法,須本著中庸之道,修此道便能歸於仁。

 

仁者人也,親親為大;義者宜也,尊賢為大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所謂仁,就是人性,以孝敬、報恩之心親愛父母為最重要。所謂義就是合宜的意思,就是做事有原則、有責任、能溝通,以尊重賢德為最重要。

 

親親之殺ㄕㄞˋ,尊賢之等,所生也。

    而孝敬親人亦有親疏遠近的等差,就好比父母要比伯叔加一等。敬重賢德長輩,亦有深淺先後的等級,就好比老師要比同學加一等,公侯要比伯子男加一等,有「親」有「尊」等等秩序,就是「禮節」之所以發生的根源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;思修身,不可以不事親;思事親,不可以不知人;思知人,不可以不知天11」。

所以有志於學道或治國的君子,不可以不重視修身;想修身,就不能不先孝敬父母,要想事奉父母,克盡子道,就不可以不明瞭人性之善與做人的道理,要明瞭人性善美與做人的道理,就不得不知天理。

 

「天下之達道12五,所以行之者三:曰君臣也、父子也、夫婦也、昆弟也、朋友之交也,五者,天下之達道也;知、仁、勇,三者,天下之達德13也,所以行之者一14也。

天下所通行的人倫大道有五種,實行五種人道,卻有三種功夫。所謂人倫大道即是君臣、父子、夫婦、兄弟、朋友之交情,而這五種天下共通的倫常之道,在於智仁勇三種人人本具的先天德行,為天下所共通的,若能發露實踐出來,卻只有一個「誠」字。

 

或生而知之,或學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15,及其知之,一也。

以上這些共通的人倫大道和德行,從了悟的層次上來看,這個「誠」有人是與生具來不必學就會,有人是經過學習後才會,有些人要下苦功,於困頓中才明白。「誠」的層次先後雖有不同,但是達到誠的結果都是一樣沒有差別的。

 

或安而行之16,或利而行之17,或勉強而行之18,及其成功,一也」。

從實踐的層次上看,有的人心安理得欣喜的去實踐,有的人在名引利誘下,認為有好處才去實踐,有的人必須在很大氣力,或靠他力,或靠某力量來強迫他才去實踐,實踐的過程無論自然與否,最後的成就都是相同,並無前後早晚的分別。

 

曰:「好學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恥近乎勇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孔子說:「只要好學精進研究經典、學問,以開啟智慧,了悟真傳,就能近於『智』;誠心實踐(三施並進)奉行不懈,體會天地仁義,悟道之妙,就能近於『仁』,對於過往的不善而恥於心,勇於改過,見賢思齊,這就近乎『勇』」。

 

知斯三者,則知所以修身;知所以修身,則知所以治人;知所以治人,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」。

    知此三者,就知道克己修身的重要;知道克己修身,就能明瞭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自然明白治理眾人的道理,明白治理眾人的道理,那就明瞭治理天下國家的道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【心得記要】

    春秋時的魯哀公是周朝周公之後,他雖貴為一國之尊,然而對自己的命運、權勢、能力都不具信心,深感危殆不安,因此請教孔子治國之道。

    本章是孔子告誨哀公為政之道,在於取人修身,以及五達道、三達德,

以人存政舉為主體,分條闡述,歸結到一個『誠』字,這是全書的樞紐。

    本章是中庸乙書上最長的一章,內容分成三個段落:

第一段說明施政的本源及三智、三行、三近、三達德的真諦,

第二段則說明施政的具體綱領,

第三段則闡述施政的原動力『誠』,正是中庸乙書的哲理真髓所在。

 

第一段中所言及的三智、三行、三近、三達德,列表如下

聖人

三知(智)

三行(仁)

三近(勇)

三達德

聖人

生而知之(智)

安而行之(仁)

力行近乎仁

賢人

學而知之(仁)

利而行之(智)

好學近乎智

凡夫

困而知之(勇)

勉強而行之(勇)

知恥近乎勇

 

人因個人根器有別,秉性互異,有上、中、下之分,堯舜之輩本自靈明,真知獨立,不假修為,此即生而知之者。歷代賢者,藉師友開道,好古敏求,力學而復其性,此即學而知之者,一般凡夫有求道未達,加以內有疾病憂心,外有困橫窮阨,然只要造次不離,顛沛不失,終能大通,此困而知之。

 

智、仁、勇此三者,為修性造德的重要方法,由『誠』字為其原動力。

    列表總結如下:

 

知的範籌

仁之範籌

勇之範籌

生而知之者→仁之智

安而行之者→仁之仁

力行者→仁之勇

學而知之者→知之智

利而行之者→知之仁

好學者→知之勇

困而知之者→勇之智

勉強而行之者→勇之仁

知恥者→勇之勇

 

《道德經》第五十四章中有云:「修之於身,其德乃真;修之於家,其德乃餘;修之於鄉,其德乃長;修之於邦,其德乃豐;修之於天下,其德乃普。」其中「真」、「餘」、「長」、「豐」、「普」,皆形容德行之擴大。希望大家要篤行於「誠」,以盡性修身為要。

註:修道於自身,其德才純真;修道於家族,其德才充裕;修道於鄉里,其德 永綿延;修道于邦國,其德才豐厚;修道於天下,其德才普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