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章 哀公問政之三


「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;言前定,則不跲ㄐㄧㄚˊ

  事前定,則不困;行前定,則不疚;道前定,則不窮7。」

 

「在下位,不獲乎上,民不可得而治ㄔˊ矣;獲乎上有道,不信乎朋友,

不獲乎上矣;信乎朋友有道,不順乎親,不信乎朋友矣;順乎親有道,

反諸身不誠8,不順乎親矣;誠身有道9,不明乎善10,不誠乎身矣11。」

 

「誠者12,天之道也;誠之者13,人之道也。誠者,不勉而中ˋ14

不思而得15,從容中ˋ16,聖人也;誠之者,擇善而固執之者也。」

 

「博學之17、審問之18、慎思之19、明辨之20、篤行之21。有弗學22,學之弗能弗措23也;有弗問,問之弗知弗措也;有弗思,思之弗得弗措也;有弗辨,辨之弗明弗措也;有弗行,行之弗篤弗措也。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果能此道矣,雖愚必明24,雖柔必強25。」

 

【注  釋】

①   豫:事前誠心準備,有打算,有安排。

②   立:成功之意。

③   廢:停止、毀壞之意。

④   跲:閉塞,顛倒是非,前後矛盾。

⑤   困:困難、苦惱。

⑥   疚:內心愧疚。

⑦   窮:困窘。

⑧   反諸身不誠:反省檢討自己的行為,未必真心誠意。

⑨   誠身有道:修身有成意、有方法。

⑩   不明乎善:不明白至善之道。

11不誠乎身矣:不能真實誠意的修身。

12誠者:真實無妄,天理之本然。凡生而知之,安而行之,天命真如之本源皆是。

13誠之者:即誠的人、努力行誠之人,所謂「修道之謂教」的人道工夫。

14不勉而中:不用勉強而學,即能合乎中道。

15不思而得:不必考慮思量,就知應當如此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16從容中道:不急不徐,不即不離謂之從容。

17博學之:指廣博的學習追求。

18審問之:指慎重詳細的察究請教。

19慎思之:小心的思考求證。

20明辨之:指明瞭清楚的作辨別。

21篤行之:指實實在在的去實行。

22弗學:猶言「不學便罷」。

23弗措:不放棄。

24雖愚必明:雖然笨拙,必會明白。

25雖柔必強:雖然柔弱無主,也會剛健有力。

 

【意  譯】

 

「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;言前定,則不跲ㄐㄧㄚˊ

  不論任何事情,能有事先誠心的準備,就能成功;反之,沒有預先的誠心準備則必歸於失敗。譬如說話前能有誠心的準備,就不會顛倒錯亂,前後矛盾,甚至說不出話來。

事前定,則不困;行前定,則不疚;道前定,則不窮7。」

每件事能預先擬定目標,就不會半途發生困難。自己行事作為能事先準備,則不致於事後的愧疚、追悔。人生的原則,生涯的規劃確定後,就不會有困窘之虞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「在下位,不獲乎上,民不可得而治ㄔˊ矣。

  居下位者,若得不到上位者的信認與肯定,則無法安其位行其道,百姓自然無法  

    得到安治。

獲乎上有道,不信乎朋友,不獲乎上矣;

信乎朋友有道,不順乎親,不信乎朋友矣;

    若能夠得到上位的認同,但如果不為朋友所信認,這份被上位者肯定就會受影響。

    若得到朋友的信任者,若對自己的父母無孝敬的心,便不能得到朋友的信任。

順乎親有道,反諸身不誠8,不順乎親矣;

誠身有道9,不明乎善10,不誠乎身矣11。」

    若孝順者得到父母的肯定,而對自己行為沒有反省的誠意,存心不良,那便不能

    算孝順父母了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而要讓自身誠意、誠實 ,那就是要明悟本性之善(明白自身至善寶地加於參悟),否則就無法真實無欺的面對自己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「誠者12,天之道也;誠之者13,人之道也。

    誠實無妄是天性的自然流露,「生而知之,安而知之。」這是本性純然,屬於天生真誠的人。而能夠做到「誠」的人,是重視修身,從立志行善學道中得來的。

誠者,不勉而中ˋ14,不思而得15,從容中ˋ16,聖人也;

誠之者,擇善而固執之者也。」

    所謂的「誠」,就是對天理的篤信,不須勉強就合中庸之行;不經思考即合天理良心;不急不徐,不即不離,就能合於天理中道,這是聖人的行誼呀!

    至於做到「誠」的人,須要用心努力,擇善而堅持,才能慢慢的合乎自性的至誠;

    如「學而知之,困而知之」的人即是如此。

 

「博學之17、審問之18、慎思之19、明辨之20、篤行之21

有弗學22,學之弗能弗措23也;

有弗問,問之弗知弗措也;

有弗思,思之弗得弗措也;

有弗辨,辨之弗明弗措也;

有弗行,行之弗篤弗措也。

  為學的態度如下:

  須要廣博的去學習,詳細的探究、追問,慎重的思考求證,明白的分辨,切實的履行。

不學便罷,學了不達目的便不歇手。

不問便罷,問了非問到完全明白清楚便不歇手。

不思便罷,想了非想到有心得絕不歇手。

不辨便罷,辨了非辨到徹底明白,絕不歇手。

不做便罷,既然願意去實踐了,不做出個結果來,絕不歇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

果能此道矣,雖愚必明24,雖柔必強25。」

  人之聰明才智各有不相同,別人若一次能學會的事,我則學它一百次,別人學十次才會的事,我則學它一千次,真能這樣努力堅持去做,即使笨拙的人也能明白;雖然柔弱無力的人,也一定會成為擊不倒的強人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【心得記要】

  論到中庸第二十章,正是中國人對政治道理,做一次最原則的立論,會通了大學中庸禮運大同篇的要義,成為中國政治哲學的原理和原則,道出了推行政治的要領與功效。大略提到了下列六項要義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(一)說明政治要以人為本,要以修養人格和推己及人為推行的根本。

(二)說明政治應該由個人對家庭社會和國家圓滿負責做起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應篤行「五達道」與「三達德」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

(三)說明修養人格的重要和效果。

(四)列舉「九經」的功用和要義,說明為政之道,在乎由內及外,使天下人由親及疏,

      各得及所,以達和平安樂之治。

(五)說明推行政令以前,須有預備,而原理原則,尤為一切行動的前提。

(六)說明政治的原動力在乎「誠」,而完成「誠」的德性,在乎力學與篤行。

 

二十章的後半段子思舉孔子告哀公之言,極力闡釋「道之不可離」與「中庸之道」的殊勝可貴;不論修身、為學、處事、取人,乃至於治天下國家之九經,皆在於「誠」之運用。因為唯有誠,能「始言一理,中散為萬事,末復合為一理」。 

 

禮運大同篇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,選賢與能,講信修睦,故人不獨親其親,不獨子其子,

  使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長,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;男有分,女有歸,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,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,是故謀閉而不興,

  盜竊亂賊而不作,故外戶而不閉,是謂大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