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 道不遠人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

子曰:「道不遠人;人之為道而遠人,不可以為道。」

云:「伐柯伐柯其則不遠;執柯以伐柯,ㄋㄧˋ而視之猶以為遠。」故君子以人治人,改而止,忠恕違道不遠;施諸己而不願,亦勿施於人,「君子之道四,丘未能一焉;所求乎子,以事父未能也;

  所求乎臣,以事君未能也;所求乎弟,以事兄未能也; 

  所求乎朋友,先施之未能也。庸德之行,庸言之謹;有所不足,

  不敢不勉;有餘,不敢盡。言顧行,行顧言:君子胡不慥慥ㄘㄠˋ爾!」

 

【註  釋】

①   道不遠人:有二解:(一)道與人係合而為一,人不能離道的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(二)修天道是不能離開人道的。

②   伐柯伐柯,其則不遠:語出詩經ㄅㄧㄣ風伐柯篇。「柯」為斧柄,有標準、模範之意,即古聖先賢留下的典範、軌跡。

兩句詩的意思是:用手上所執舊有的斧柄為標準,再來砍伐樹木作新的斧柄,所用的大小長短標準即在手邊而已(不遠)。

③   睨而視之,猶以為遠:「睨」為斜視。意即用手邊的斧柄砍新斧柄,所砍出的新斧柄尚差原本的斧柄甚多。本句在形容人以聖賢為楷模,力修不輟,尚有很多不如之處,若再不以聖賢為楷模,那豈不要愈差愈遠了。「睨而視之」即叮嚀我們時時要與先哲為範,勿要離道遠矣!

④   以人治人,改而止:以真如妙然的光明德性為標準來度己化人,化惡止慾,

以達至善之境。

5忠恕:「忠」為盡己之心,不顧一切艱難去完成使命的赤誠即為忠。

    「恕」為推己及人,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

6違道:「違」有離之意。違道即離道。

7庸德之行:「庸」為平常,行乎於日常生活中。

    全句為:實踐八德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於日常生活中。

8庸言之謹:平常言語謹慎於生活中。

9慥慥爾:踏實、篤實、言行相顧。全句為:對踏實言行相顧者的讚美語。

 


【意  譯】

 子曰:「道不遠人;人之為道而遠人,不可以為道。」

  孔子說:「修道是不能離開人的本性,也不能離開行人道。可是為了學道竟遠離本  

           身向外求玄問道,這便不能稱之為修道了。

 

  云:「伐柯伐柯其則不遠;執柯以伐柯,ㄋㄧˋ而視之猶以為遠。」

詩經上曾說:『手執舊斧柄,想砍出一把規格完全相同的新斧柄,砍下一看彷彿一  樣,但仔細端詳,兩者似乎還有一些距離』像這樣執柯伐柯一面看一面砍,尚且砍得不像。  

故君子以人治人,改而止。

就如同以人為楷模的修持,畢竟會有很大的差距,最好的方法是用本性中原有的至善,來修治那些偏離的不善, 直到完全止於至善,即同登彼岸了。」

 

忠恕違道不遠;施諸己而不願,亦勿施於人。

  假若修道者無法觀照到本心,就用『忠恕』來比量,也是離道不遠。

    何謂『忠恕』?就是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,將心比心,替人設想。

 

「君子之道四,丘未能一焉;所求乎子,以事父未能也;

  所求乎臣,以事君未能也;所求乎弟,以事兄未能也;   

  所求乎朋友,先施之未能也。

 「有道之君子,應依循四件合中道之事去實踐,我(丘-孔子)却一件也沒做到:

  (一)要求做兒子該如何孝順父親的態度,同樣的拿來事奉我的雙親,這點我尚

        未完全做到。

(二)要求臣屬部下的該如何盡忠君王長上的態度,同樣的拿來事奉我的君王長上,這點我尚未完全做到。

(三)要求弟妹們該如何恭敬兄長的態度,同樣的拿來敬重我的兄長,這點我尚未完全做到。

(四)要求朋友該如何地結交以信的態度,同樣的拿來施及我的朋友,這點我尚未完全做到。」

 

  庸德之行,庸言之謹;有所不足,不敢不勉;有餘不敢盡。

 「常而不變的真常之道是我所要勤修的,常而不變的真理至言,是我所要謹慎細

   行的,凡有做不好的地方,不敢不發憤圖強,勉力以改。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言顧行,行顧言:君子胡不慥慥ㄘㄠˋ爾!」

    若稍有行多於言之處,也不敢自慠亂說,總以言行相顧為要。

    立志於修道的君子,怎可以不篤實勤修不懈呢?」

 

【心得記要】

  中庸之道,即平常心之道。「庸德之行,庸言之謹」正是最佳的代表辭句,何以說「平常心是道」,蓋「平常」兩字含有「常而不變」及「原來」之意,是最自然活潑的天地生機,不加入人工修飾的本來面目,若人人依此本能真如做事,當然便是合於「真道」了。因此無門慧開禪師便將「平常心是道」解釋為:

  「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涼風冬有雪,若無閒事掛心頭,便是人間好時節。」

  白雲禪師更肯定的說:「道即此,只是此,為何不道?」誠是一句值得我們深省的禪機。因恐世人濶遠求道,故以此相勉。

  孔子舉出君子之道有四-孝、悌、忠、信,正是由人道而成天道的不二法門,

「孝」有大小之分-盡菽水之養(小孝孝身),順父母之心(中孝孝心)盡人天之道,回光返照,自性真如,回鄉面(大孝孝靈),渡化眾生(至孝孝老)。

「悌」則倫常之要,依小範圍,則兄寬弟敬,就大範圍言,普天下同胞無非同母所生,皆兄弟也,更當有相互提携、成全,共啟迷塵合覺之門方是,昔日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,地藏王菩薩發七十二願,無不就此同胞愛而發的。

「忠」則當有「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」(三國時代諸葛孔明的志節名言)的精神。

「信」則以誠相待,祈天下蒼生,共沐法雨甘露,共證菩提覺路之意。

 「忠恕」兩字正是入道之方,亦即以真我度假我之法門,昔日孔夫子曾子以一貫之道,而曾子將之演譯成「忠恕」的真諦,「忠恕」於此便成為修人道而成天道的鐵證。

  「忠恕」即道之明體達用所流露而出的本性之德,亦為成人及物之德,雖是美德,

          但並非孔門心法真傳之精髓,故曰「忠恕違道不遠」。

  論語》里仁篇中有段典故

   子曰:「参乎!吾道一以貫之。」曾子曰:「唯。」

  子出,門人問曰:「何謂也?」曾子曰:「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」

        這句「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」與「吾道一以貫之」,有相當大的落差;因    

        為「一以貫之」的「一」,本是言語道斷,無形無相的道體,但是曾子只演

        譯為「忠恕」兩字,所以「忠恕違道不遠」便直接告訴學人「忠恕」並非

道之本體。禪宗有云:莫謂無心云是道。無心猶隔一重關


無門慧開禪師:

無門慧開禪師,杭州錢塘人,俗姓梁,生於宋孝宗淳熙十年,卒於南宋理宗景定元年(西元1183~1260年),世壽七十八歲。

慧開禪師因為苦參「無」字話頭而開悟,因此特別著重「無」字法門,他將歷代禪宗重要的公案斟選彙編,選擇其中的四十八則,纂ㄗㄨㄢˇ集成為「無門關」一書,並自作序文道:「大道無門,千差有路;透得此關,乾坤獨步。」深得六祖慧能大師「無念、無相、無性」的思想要旨。         在四十八則膾炙人口的有名公案之中,第十九則便是這首詩偈:

「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涼風冬有雪 ,若無閒事掛心頭,便是人間好時節。」

 

不怕見笑

  禪宗史上有一則著名的公案──宋代白雲守端楊歧方會禪師門下參學,某日,   禪師忽問白雲:「你曾跟隨何人學習?」白雲答:「茶陵郁和尚。」禪師接著說:「聽聞和尚過橋跌跤有所省悟,還作了首特別的偈子?」

白雲敬答:「和尚的偈子是『我有明珠一顆,久被塵勞關鎖;今朝塵盡光生,照破山河萬朵。』」禪師聽後笑而不語,便走開了。白雲對禪師的反應感到既驚訝又困惑,整夜掛意此事而輾轉難眠。隔天一早,便向禪師請益。

 

  禪師問:「你有看見昨天到村裡表演的小丑嗎?」白雲說:「有。」禪師說:「你還不如他。」白雲一聽,惶恐不已,問禪師言下之意。禪師說:「小丑愛人笑,

你卻怕人笑。」白雲因而大悟。

白雲守端禪師悟得了什麼?

認識自我 超越兩邊

想像此等情景,不也經常在生活中出現?有時,他人的一句話、一個表情或動作,便能令我們深陷於負面心念的漩渦中,懷疑、挫折、焦慮……種種的煩惱掛礙,讓身心不得自在。為什麼會呈現這些心理反應?主要是由於未建立起真正的自信心。

 

大部分的人都在驕傲與自卑兩種極端中擺盪,過度的自信易流於傲慢,而自信不足或缺乏,則衍生自卑的情結。其實,驕傲與自卑是一體之兩面,是無法自我肯定的

徵象,都容易造成人生的缺憾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以修行而言,如何培養自信心?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,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因緣,無法相比,更無從比較。所以,認識自己是建立自信的第一步──了解、探索、承認、接受自身的優點和缺點。依據心理學的研究觀點,我們可從自己的作為、他人的回應中來覺察,讓自我的輪廓能愈益清晰。

子曰:「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」更明白指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。

 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之後,好的繼續保持,不足之處便加以改進。從因果法則中,我們知道優點或專長來自於過去的努力,只要付出、耕耘,便能有所成長與提升。

 

回歸自性 自信泉源
  由此可逐漸發現,自信不是因為外在的肯定或否定,而是因為每個人都有本具的「自性」,亦即佛性、覺性。只要願意用心,肯定自性,便能安住在這個基礎上,化除煩惱習氣,漸次向上提升,永遠都有改變的可能性。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因為眾生皆有自性,故不需欣羨或輕視他人,而能接受他人的優缺點。趙州禪師曾說:「七歲童兒勝我者,我即問伊;百歲老翁不及我者,我即教他。」這是真正的自信,不卑不亢,超越慢、卑兩邊,不因他勝而悲,不以我優而喜。

  「小丑愛人笑,你卻怕人笑。」這句話道出了白雲守端禪師的執著點,卻也是超越自心的契機。人生旅程中、修行道路上,多少的稱、譏、毀、譽、利、衰、苦、樂,將映照出自身的妄想執著,但只要能回歸自性,練習不隨境界而動,又清楚明白當下自己的狀態,便可找到自信的泉源,無限光明的希望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