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:三才

【解读】 

这一章是继“五孝”以后,孔子进一步显明孝道之含义,以天、地、人“三才”作为章名。

【原文】

曾子曰:“甚哉,孝之大也(1)!”子曰:“夫孝,天之经(2)也,地之义(3)也,民之行(4)也。天地之经,而民是则之(5)。则天之明(6),因地之利(7),以顺天下(8),是以其教不肃而成(9)。其政不严而治(10)。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(11),是故先之以博爱(12),而民莫遗其亲(13);陈之以德义(14),而民兴行(15);先之以敬让,而民不争。导之以礼乐,而民和睦(16);示之以好恶,而民知禁(17)。《诗》云:‘赫赫师尹,民具尔瞻。(18)’”

【译文】

曾子听了孔子所讲的孝道后,赞叹地说:“啊,孝道的意义实在太大了!”孔子说:“孝道,犹如天地运行恒常不变,犹如大地利益万物,这是人最为根本的德行。天地这种不变的法则,人应该效法它。仿效上天光明普照,依照大地所出产的物品,用来治理天下万民。因此其教化不需要严肃的态度就可成功,政令无须靠严厉的手段推行而天下大治。先王看到这样的教化可以转化人心,所以率先实行孝道,博爱大众,使百姓不会遗弃双亲;再来陈述道德仁义,让百姓心生仰慕,愿意效法;先行礼敬谦让,做出表率,使百姓不会互相争斗;再以礼乐来引导,让百姓身心和谐,和睦相处;指示人民什么是好的,什么是坏的,人民就知道禁令而不违犯了。《诗>经·小雅·节南山》上说:‘助君行化教民的尹氏,真是民众仰望的好模范。’”


第八章:孝治

【解读】

这一章是孔子为我们陈述明王如何以孝治理天下。用孝道来治理天下,能感得天下和平,灾害不生,祸乱不作,国泰民安,世界和谐,天下大治。

【原文】

子曰:“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(1),不敢遗小国之臣(2),而况于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(3)乎?故得万国(4)之欢心,以事其先王(5)。治国者(6),不敢侮(7)于鳏寡,而况于士民乎(8)?故得百姓之欢心,以事其先君(9)。治家者(10),不敢失(11)于臣妾,而况于妻子(12)乎?故得人之欢心(13),以事其亲(14)。夫然(15),故生则亲安之(16),祭则鬼飨之。是以天下和平,灾害不生,祸乱不作。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。《诗》(17)(18)云:‘有觉德行(19),四国顺之(20)。’”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从前圣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,对于小国派来的使臣,都不敢失礼轻视,何况对自己分封的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呢?所以能得到各国诸侯的欢心,纷纷来助祭天子的祖先。治理封地的诸侯,连卑微的鳏夫寡妇也不敢欺侮,何况是知礼仪的百姓呢?因此能得到百姓的欢心,来恭敬助祭诸侯的祖先。治理家族的卿大夫,对臣仆婢妾都不敢失礼,更何况对其妻子、儿女呢?所以得到众人的欢心,使他们乐意侍奉卿大夫的父母。这样,才会让父母在世的时候,过着安乐的生活,死后成为鬼神,也能够安享子孙的祭祀。因此使天下祥和太平,灾害与祸乱都不会发生。所以圣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,就会有这样的效果。《诗经》上说:‘天子有伟大的德行,四方的国家都来归顺他。’”

 

第九章:圣治

【解读】

 这一章是《孝治章》意思的延伸,说明圣人如何用德行教化百姓,治理天下。

 【原文】

 曾子曰:“敢问圣人之德(1),无以加于孝乎(2)?”子曰:“天地之性,人为贵。人之行,莫大于孝。孝莫大于严父(3),严父莫大于配天(4),则周公其人也。昔者,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,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。是以四海之内,各以其职来祭(5)。夫圣人之德,又何以加于孝乎?圣人因严以教敬,因亲以教爱。圣人之教不肃而成(6),其政不严而治。其所因者本也(7)。父子之道,天性也,君臣之义也。父母生之,续莫大焉(8);君亲临之,厚莫重焉(9)。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,谓之悖德(10);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,谓之悖礼(11)。以顺则逆(12),民无则焉。不在于善,而皆在于凶德(13),虽得之,君子所不贵(14)。君子则不然,言思可道,行思可乐,德义可尊,作事可法,容止可观,进退可度,以临其民(15)。是以其民畏而爱之,则而象之(16),故能成其德教,而行其政令。《诗》(17)云:‘淑人君子,其仪不忒(18)’。”

 【译文】

 曾子又说:“学生很冒昧地向老师请教,圣人的德行,就没有比孝道更大的吗?”孔子说:“天地所生的万物,最尊贵的是人。人的德行,没有比孝道更大的了。孝道之中,没有比把父亲推到最尊严的地位更大的了。要把父亲推到最尊严的地位,没有比请父亲的神明来配同上天享受祭祀更大的了,而周公就是这样的人。昔日,周公在郊外祭祀其先祖后稷,以他配同上天;在明堂宗庙祭祀文王,以他配同上帝。所以,天下的诸侯都带贡品前来助祭。因此说圣人的德行,哪有比孝道更大的呢?”“圣人根据人们对父母的敬畏之心,教导人们懂得礼敬;根据人们对父母的亲近之心,教导人们懂得仁爱。所以圣人的教化,不须用严肃的方式就能成功,其政令不须用严厉的手段推行就能使天下太平。这是由于圣人所依据的是孝道这个根本。父子之间的慈孝之道是天性,它表现在君臣之间就是大义。父母生子,继承宗嗣之事,让孝道得以相续,没有比这种人伦关系更重大的了!父亲既有君的尊严,又有父的慈爱,让儿女的孝心得以培养,没有比这种恩义更厚重的了!所以,不爱自己的父母,而去爱别人,那就叫违背道德;不尊敬自己的父母,而去尊敬他人,那就叫违背礼义。君主应当顺乎天性,敬爱父母,如果违逆天性,不孝父母,老百姓就会无以仿效啊!君主不能尽孝,违背道德礼法,国家必会招致灾难,即使这样能得崇高的权位,君子也不以为贵了。作为君子,绝不做违背道德礼法之事。君子说话前,必会考虑其言语是否可说;行动前,必会考虑其行为是否能让大众悦服;建立品德,做事合乎正义,可以值得尊敬;所作所为,可以值得效法;仪容举止,遵守礼法,可以值得观摩;一举一动,合乎法度,可以值得赞叹。君子以这些威仪对待百姓,百姓就会敬畏他而且爱戴他,以他作为学习的榜样。因此,君子能实现道德教化,从而畅行其政策命令。《诗经·曹风·鸤鸠》说:‘一个善人君子,他的德行威仪,没有任何欠缺。’”

 

第十章:纪孝行

【解读】

 这一章是记录孝子事亲的行为。

 【原文】

 子曰:“孝子之事亲,居(1)则致(2)其敬,养(3)则致其乐,病则致其忧,丧则致其哀,祭则致其严。五者备矣,然后能事亲。事亲者,居上不骄,为下不乱,在丑(4)不争。居上而骄则亡,为下而乱则刑,在丑而争则兵(5)。三者不除,虽日用三牲之养(6),犹为不孝也。”

 【译文】

 孔子说:“孝子侍奉父母亲,日常居家时,处处都应对父母恭敬;奉养父母时,应让父母欢心;父母生病时,应忧虑父母的病情;父母去世时,应尽到哀伤;祭祀父母时,应庄严敬肃。以上五点都能完备,才真正做到侍奉双亲。侍奉双亲的孝子,处在上位要谦虚而不骄傲,处在下位要恭敬谨慎而不作乱,与大众相处要和顺而不竞争。身居上位如果骄傲,就会灭亡;身居下位如果作乱,就会受到惩罚;跟大众相处如果斗争,就会互相杀害。为人子女,如果以上三者不能去除,即使每天用牛、羊、猪肉来供养父母,还是不孝。”

 

第十一章:五刑

【解读】

 这一章是说明不孝是最大的罪恶,并指出引致社会大乱的三个根源。

 【原文】

 子曰:“五刑之属三千(1),而罪莫大于不孝(2)。要君者无上(3),非圣人者无法(4),非孝者无亲(5)。此大乱之道也(6)。”

 【译文】

 孔子说:“古代的刑法有五大类,所归属的犯罪之条列,有三千种之多,其中没有比不孝的罪行更大的。要胁君主的人,是心目中没有君主的存在;反对圣人的人,是心中没有礼法的存在;反对孝道的人,是心目中没有父母的存在。这三种恶行,都是造成天下大乱的根源。”

 

第十二章:广要道

【解读】

 这一章详细说明“要道”的意义。

 【原文】

 子曰:“教民亲爱,莫善于孝;教民礼顺,莫善于悌;移风易俗,莫善于乐;安上治民(1),莫善于礼。礼者,敬而已矣。故敬其父则子悦,敬其兄则弟悦,敬其君则臣悦,敬一人而千万人悦。所敬者寡,悦者众。此之谓要道也。”

 【译文】

 孔子说:“教导百姓相亲相爱、爱戴君主,没有比君主自己行孝道更好的办法了。教导百姓遵循礼节、顺从长上,没有比君主自己行悌道更好的办法了。改善社会风俗,没有比用德音雅乐去调和性情更好的办法了。使在上位者身心安定,百姓得到治理,没有比君主自己遵循礼法更好的办法了。礼的根本,就是一个‘敬’字。因此,尊敬别人的父亲,为人子女的就会喜悦;尊敬别人的兄长,为人弟弟的就会喜悦;尊敬别人的君主,为人臣子的就会喜悦。尊‘敬’一个人,就会让千千万万的人都感到喜悦。他所尊敬的人虽然很少,而感到喜悦的却是许许多多的人。这就是所谓的切要之道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