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

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;可离,非道也。

是故,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

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

第一章  天命之谓性

  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.

【注  释】

1天命之谓性:「天命」上天所赋于(赐予)人的那个「明德」灵光。

「性」人之所得于天,虚灵不昧,以具众理,应万事,赋于人

身上,叫做「性」。

 ②率性之谓道:「率性」依循天理良心。「道」顺天应人之光明大路,全句即是「明明德」的功夫。

③修道之谓教:「修」整治、品节,去人欲,存天理;「教」仁义礼智信等教化。

【意  译】

上天所赋于人的那点本体灵光叫做

依循着天理良心(本性工夫)来做人、处世,叫

人不断的修治品德,一切以正道为依归称为「教」

 

【心得记要】

大学一书的三纲领为「明德、亲民、止于至善」,而中庸的三纲领便是本文的「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」三句,正是中庸一书的中心旨意,也是内圣外王的根本工夫,天地的根源为「道」,道在天曰「理」,在人曰「性」,故「性」「道」正是进德修业的最后依归。

中庸一书的开宗明义便道出了,天人合一的思想,当我们出生时,上天就自自然然将灵明本性加诸于人,我们若能率诸本性,以「为天下第一等人,做天下第一等事」自誓。坚毅、勤奋地去实践,这便是进德修业的工夫,便是回天返本的不二法门。

 

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;可离,非道也。是故,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

 

【注  释】

1须臾:片刻时间,即「瞬间」。道不可须臾离,正是说明「道」的特性,

时时刻刻,人是无法离开道体的。

2戒慎:谨慎自戒。

3恐惧:提高警觉,以防差错。「恐惧」与「戒慎」皆含有敬畏之情态,

也是「致中」的工夫历程。

④睹、隐、微:「睹」看见。「隐」幽暗不明处。「微」细微之事。

⑤慎其独:「独」为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事,慎独的工夫在进德修业者而

            言,无非即是「三省、四勿」等功夫。

 

【意  译】

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;可离,非道也。

「道」这个东西,于天称天理,赋于人则称自性,系虚灵不昧的本体,是人

人所以生存于世上的精神力量,一切德业升沉的关键枢纽。因此,片刻都无

法离开的,如果能离开,便不称为真理了。

 

是故,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

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

所以一个立志于进德修业的君子,应该谨慎自戒那别人所看不到的地方,提

高敬畏心于别人所听不到的地方,以免造那无端之罪孽。因此没有比隐暗的

地方更容易显现是非善恶的,也没有比那细微之事物更容易显现曲直对错的,

所以有德的君子,当时时守理,对自己负责,对天下人负责,在别人不在独

处的当儿,更须谨慎、忏悔存养己德。

 

【心得记要】

进德修业无非以「慎独」为首要功夫,本段即延续「大学」一书的理论,一

脉相承,勉励我们「十目所视、十手所指,其严乎」的道理(大学第六章),

时时检点,时时以圣贤心为己心,这种存养省察的功夫,更要从最隐微的地

方注意起,因为在黑暗中的任何小星火,万籍俱寂的针落地毯声,最易令人明

显地发觉的。

尤其是君子之过如日月蚀,人见人知。这就有如穿上一件洁白衣服的人,稍

沾到小污点,在别人看来是最明显不过了。因此要常怀谨慎心、忏悔心以全

其德,圆满此存养省察的功夫。

 

 

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

 

【注  释】

1喜怒哀乐之未发:「喜怒哀乐」人之情感的自然表现,「未发」为未动之时。

七情六欲(注一)在未动之时,为「自觉心」的真貌,为本来面目之道体。

2中节:「中」ㄓㄨㄥˋ恰合正当的限度,即人本天理之「自觉心」循理运行,

      一切喜怒哀乐也能合理表现,恰如其分。

3中和:「中」是人之良知良能、本性、天理。

「和」是天下人人处事做人的根本原则,「中」为体,「和」为用。

4大本:天命之性也,天下之理皆由此所出,是万有的最高根源。

5达道:天下古今中外所共同通行的大道路径。

6致 :成就。推而极之,使之达到某种境界。

⑦「位」、「育」:「位」各安其所,各得其位。「育」各遂其生。

 

【意  译】

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

当喜怒哀乐爱恶欲…等七情六欲的情绪作用持于未动之时,是为至正无偏的道体

-人之良知良能居主,这便是无偏倚,自觉自在「中」的境界。一旦能将喜怒哀

乐等情绪作用,恰当的应用,能快乐的时候欢笑,该哀悲的时候落泪,这种发得

合情理而适当的境界,叫做「和」。

 

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

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

「中」是天下人人来去的大根本,「和」是天下人所共由的路径。修德者如果能完全做到「中」「和」这两种境界,则宇宙万物必端正其位,推而使万物也都能顺此正道而发育生长了。

 

【心得记要一】

「中和」两字正是「道不可须臾离」的同义词,是共参天地化育的大本。能致中和

的人必是那能专心致意于启迪良心,发扬天性的君子。「天地」得其位,「人」以

率性而跟进,便是「人」同参「天地」的真义所在。「参」者「叁」也,天地人同

列,其德、其行皆同,这便是说明致中和即道之体,也是由人道而成天道的重要

法门了。◎水之例:凝固 加温 水蒸气 下雨 水灾 干旱。

◎对岸一日游见一对母女:母亲的皮包擦撞小学三年女儿的脸,女拳打脚踢的野质。

【心得记要二】

  是道体;大而无外,小而无内,放之则弥六合,卷之则退藏于密,无大小内外之相,

无善恶名相可议,是无极之真,亦是万事万有的最高生发中心。

  有顺,柔,调和,沟通等意。和:是天下古今人性通达之要,唯「和」才能通行十方。

中节:从道体之中发出,且恰如其份,动静合度,如和而不流,乱中有序,理中有情有义,

情中有骨气,是非中见开阔,恩怨中见大爱,得失中一笑置之。

道德经39章: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宁,神得一以灵,谷得一以盈,万物得一以生,

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,其致之一也。

天无以清将恐裂,地无以宁将恐发,神无以灵将恐歇,谷无以盈将

恐竭,万物无以生将恐灭,侯王无以贞而贵高将恐蹶ㄐㄩㄝˊ

故必贵以贱为本,必高以下为基。(另有解释)

正是明白揭示「中」者「一」也,乃天地万有之灵根,人人具足牠,而不认识牠,必须发

觉牠,认识牠,肯定牠,不离牠。

论语:有子曰:「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,斯为美,小大由之。有所不行,

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」

有子说:「礼节规范的作用,重要在自然温和。往昔圣王治民之道,先制订礼节规范,让人民遵行,达到自然温和,这样最为完美;无论事情大小,都要朝礼节规范去实践。但是也有行不通的地方,如果事事只想自然温和而拘泥于「和」,却不以礼来节制,而失于放荡无拘,那也是行不通的。」

「和」有和气、和穆、祥和、顺和之意,是天下人人处事做人的基本原则,然

而为人处事中,不能一味求其圆满和谐,而枉顾「以礼节之」。

「礼」是天理的节文,人事的仪则,若一味的希望人事的一团和气,而忽略了

礼(理)法的节制,这也是行不通的。

因此必念念守中,当心念发动时亦要时时回归,以「中」来调整自己,

有否过之与不及,如此才能叫「中和」。

「致中和」即用心去推动道的体「中」与道的用「和」,达时时合「中」,

事事合「和」即体即用,即用即体。

 本章是子思述孔子之意以立言,论述下列三重点:

(1) 首言道之本源出于天而不可易,而道之本体备于己而不可离,遵此道而行。

(2) 次言存养省察之要,重在戒慎恐惧以慎独。

(3) 终言天地育养万物,圣神功化之极的至高境界-无声无臭。